一月高热耗气伤津神疲乏力
2024年08月19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临床发现,入夏不少人群会出现乏力、汗出较多、四肢酸软、头昏困倦、饮食不佳、口淡无味、时有低热查无原因。有的家属以为老年人得了重病,快不行了,去医院检查又没有明显异常,补些营养液就回家休息。
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并且是存在了千年的“疰夏”。疰夏是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疾病。一般夏季过后,或环境温度下降,如冷空调里病情可自行改善,部分患者可呈现出逢暑必发的周期性特点。有时疰夏亦为中暑的先兆,若进一步发展可致中暑。
因此,为了预防疰夏,几千年来我们人类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进补方法。那么,什么是正确合理的进补预防疰夏的方法呢?那当然是”因人而异”。
疲劳过度,耗气伤津者:这类人群有因为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熬夜的脑力劳动者,有因为重体力劳动,烈日曝晒的体力劳动者,有因为年老体弱,脾胃虚弱的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他们往往在高热大暑天出现气短胸闷、神疲乏力、思想不集中、口干多饮尿少,舌淡苔薄少津等症状,应当予以补气生津的麦冬10克、鲜石斛10克、西洋参3克、乌梅5粒、冰糖若干等煮水喝,或者在夏季的汤中加入麦冬20克或鲜石斛剪断20克一起煮汤喝。同时要避开高温环境,大量饮水,避免出汗。
湿邪内阻,阻碍运化者:这类人群多以饮食肥甘厚腻,吃夜宵,烟酒不忌,腹中胀满,嗳腐吞酸,舌苔厚腻如积雪,应当予以行气化湿的中药以与干预,并调整患者饮食习惯。有患者因为饮食寒凉,内伤脾胃,或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此类患者,平素身体较为虚弱,常有胃肠道疾病,或痛、或泄便溏、或纳食不馨,应当与健脾养胃的方法调理治疗,如薏苡仁一把、莲子肉一把、粳米一把、百合一只、山楂15克、陈皮6克熬粥,当点心养胃化湿消食。也可丝瓜炒百合、薏苡仁冬瓜排骨汤、或者在荤菜中加入山楂和乌梅肉,起到消食的功效。
常食辛温,蕴而化热者:常见于夏季无名低热,反复起伏,与各种生化检查甚至怀疑肿瘤排查,未见异常,这类患者临床并不少见,而且会反复几年入夏发作。我们会发现,过度饮食辛温之品会是其中病因之一,尤其过食生姜大枣等,辨证施治便能消退低热。这类情况应该以黄菊花5克、金银花3克、莲子心1克、薄荷3克、甘草5克煮水喝,清热解毒。
安逸不动,气血不足者:许多孩子放了假,宅在家里玩手机电脑,躺着坐着各种姿势都有,当然还有宅男宅女们,这些人群缺乏必要的运动,心肺功能下降,动则胸闷气短、四肢无力,还有甚者剧烈运动、外出旅游或开学后运动猝死。这都与安逸不动,气血不足有关。父母亲友应当督促之。我们可以用太子参10克、丹参10克、乌梅5枚、生山楂10克、甘草5克、冰糖若干煮水当饮料喝,补气活血,也可以太子参20克炖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