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10类外用止痒药简单介绍

2017年10月14日 131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外用药是轻度瘙痒的一线治疗,尤其对于瘙痒局限或系统治疗有禁忌症的患者。本文总结了可用于控制瘙痒的外用药物,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用。 


1.润肤剂
在许多皮肤病,尤其是特应性皮炎中,炎症或反复搔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有利于刺激物、过敏原和感染性病原体侵入,后者又反过来加重瘙痒。润肤剂、保湿剂和屏障修复乳通过软化角质层,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而发挥止痒作用。润肤剂的选择依据是潜在疾病和患者偏好。由于润肤剂中可能含有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偶可引起过敏。

2.清凉剂
瘙痒通常在皮肤温热时加重,清凉时减轻。外用清凉剂如薄荷脑、樟脑和苯酚对多数瘙痒性疾病有效,它们能产生清凉的主观感觉,从而减轻痒感,最长可持续70分钟。 


薄荷脑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樟脑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3(TRPV3)发挥作用。但清凉剂在少数患者中可产生刺激,甚至加重瘙痒。

3.辣椒碱
辣椒碱通过作用于TRPV1,消耗P物质发挥止痒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限性瘙痒,尤其是神经源性瘙痒如感觉异常性背痛、肱桡肌瘙痒和疱疹后神经痛,还可用于结节性痒疹、水源性瘙痒、银屑病和尿毒症瘙痒。辣椒碱的常用浓度为0.025%~0.1%,主要不良反应为用药开始数天内灼热感,可在先涂外用局麻药如利多卡因缓解这种不适。 


4.麻醉剂

外用局麻药如1%普莫卡因乳膏、2.5%~5%利多卡因与2.5%丙胺卡因复方乳膏。可用于治疗神经源性瘙痒以及面部或肛门生殖器瘙痒。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麻木,偶有皮肤过敏。 


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可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和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释放而产生间接止痒作用,还可通过TRPV1发挥直接止痒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减轻炎症性皮肤病如湿疹、肛门生殖器瘙痒、硬化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和结节性痒疹的瘙痒症状。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不引起皮肤萎缩,可用于面部、生殖器和间擦部位皮肤。常见副作用为一过性灼热感,发生于开始用药后数天内,可能系TRPV1活化所致,通常在反复用药数天后减轻,有人认为灼热感可作为止痒作用起效的生物学标记。 


6.糖皮质激素

临床上常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瘙痒,实际上激素本身并无直接的止痒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和减轻局部炎症而间接地控制瘙痒,对慢性瘙痒的继发性表现如结节性炎症、慢性单纯性苔藓也有效。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局部萎缩、色素改变、毛细血管扩张、系统吸收风险等,应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另外,激素还可出现快速耐受现象,即多次外用后疗效降低。 


7.大麻素类

有些研究证实了大麻素类减轻瘙痒的疗效。在300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开展的一项开放性试验中,N-棕榈酰乙醇胺乳膏显著减轻了瘙痒和疾病严重度。另外,大麻素类对慢性单纯性苔藓、结节性痒疹和尿毒症性瘙痒有效,副作用很小。 


8.多塞平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兼具抗H1和抗H2的特性,外用剂型为5%乳膏,可短期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钱币状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本品可系统吸收引起嗜睡,还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故应避免大面积(≤5%体表面积)和长期使用(≤7天),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老年人慎用。 


9.前列腺素抑制剂

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盐通过抑制瘙痒增强因子前列腺素E2而发挥止痒作用,可用于慢性单纯性苔癣,常见副作用为一过性烧灼感。 


10.其他
锶凝胶是一种拟钙剂,可阻滞神经中的离子通道而抑制组胺诱发的瘙痒,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慢性瘙痒。外用氯胺酮联合阿米替林或利多卡因对顽固性慢性瘙痒和神经源性瘙痒有效。
炉甘石含有氧化锌、氧化铁和苯酚,它的止痒作用可能与苯酚的清凉和轻度局部麻醉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CowanA,YosipovitchG.Pharmacologyofitch,HandbookofExperimentalPharmacology,2015:337-356.

[2]      ForstenpointnerJ,FörsterM1,MayD,etal.ShortReport:TRPV1-polymorphism1911

0